Thursday, December 13, 2007

聖誕節快樂!

Merry Christmas


Tuesday, December 11, 2007

繆論擾人心

或許是因為大選的跫音越來越近了,大馬因而總是出現似是而非的言論,甚至語無倫次,讓看了心驚膽戰。多少心血辛苦經營的和諧良好大環境,往往因為那些言論而前功盡棄,確讓人失望。國陣主席拿督斯里阿都拉一日未宣佈選舉日期,各種各樣的荒繆言論依然會接踵而來,可能一句比一句有過之而不及。不為甚麼,只因為欲在競爭激烈的行列中脫穎而出,成為候選人,更期望有朝一日身負國會議員之名,步入國會的殿堂。

政治這眾人之事太具吸引力了,因為如此,不少人窮其一法寶只為擠身進內,使盡渾身解數,不顧一切的發言的出位。即使是損人也再所不惜,只求利己達致目標。政治如果走到這種田地,大是否依然可對這些語無倫次的政棍寄以厚望。

在這關鍵的時刻,有人不惜炒作種族課題出位、有人借教育課題使力發難,更不乏有人欲踐踏他人來抬高自己。目標只有一個,即是引人注目,期望自己是那條鯉魚,然後躍上國會殿堂的龍門。這情景如今幾乎是大馬的政治現實,彷彿難以制止,每四五年在惡性循環。雖然是讓人噴飯的言論,卻依然有其市場。

此起彼落、層出不窮的繆論,除了涉及種族之外,涉及女性尊嚴的言論亦是被挑得不亦樂乎。有人說,女子穿得太性感,造成男人心神不寧。雖然怪論,但當是一名所謂的宗教學者兼領袖亦口出如此狂言時,真的讓國人哭笑不得。

不僅是男性領袖,連一些女性從政者也往往拿女性衣著來當課題。巫統吉蘭丹古邦閣亮區部的札麗哈便建議政府指示亞洲航空(亞航)更換空姐的制服,因為對她而言,現有的亞航空姐制服過于暴露,違反回教價值觀。而且亞航女空姐的衣著讓搭客看到她們的小腿、大腿和膝蓋都坦露在外,乘客們都爭著看,侮辱了婦女。更有過之而不及的是,竟然還有堂堂國會議員在黨代表大會上,以有色的口吻插嘴問札麗哈,有沒出席大會的亞航搭客看到“隧道”。

台下的代表們雖然是笑成一團。但廣大的女性應該是在哭笑。充斥謊言繆論的社會似乎有點亂,一些所謂的領袖往往口不擇言,胡言亂語。

社會的治安往往又不靖;萬物貨品又一直喊漲。人民的心情真的是感覺一片亂槽槽,讓人心神不寧。

11-11-2007

沒有“掃把獎”了!

今年各領域賽事的獎項獎杯多不勝數,金杯銀杯見得多不稀奇,倒是雪蘭莪州政府在芸芸比賽中,脫穎而出,頒發一個掃把獎給縣議會而“傳為佳話”,一時成為輿論話題。雪蘭莪州政府,甚至是雪蘭莪州務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基爾除了大大方方前往拿督查卡利亞的豪宅賀開齋節令人刮目相看之外,他這一次將一把掃把當獎項,在該州內各政府領袖出席的一項儀式上,公然的送給過去一年里表現不佳的縣議會代表,同樣令人注目。

接獲掃把獎杯的烏魯雪蘭莪縣議會主席翌日對媒體表明,他會把那一把掃把置放在其辦公室的顯眼處,“天天看掃把”自省自強。立志在來年率領議會上下收取更多的稅收,確保明年不再拿到掃把。

在那麼多人及屬下“見證”下上台拿掃把的感覺如何?那名縣議會主席坦言“百感交集”,人生中從來沒有的那種感覺。過後有部長及副部長批評莫哈末基爾的這種“賞罰”頒獎是在進行公然污辱,甚至沒有這種權力,因為那“領獎”的是屬於一個州屬的聯邦部門,州務大臣當時是越權。

這樁掃把獎最終反而變成莫哈末基爾的“公然教訓”,一番批評之後,好事變壞事。莫哈末基爾隨後也宣佈,明年不再設立“掃把獎”供該州內的各地方議會“角逐”,而是改為促請有關地方政府的負責人提早退休。

雪州的“掃把獎”明年送不出了,改為將“掃把星”提早送出地方議會,要他們趕快告老還鄉。之前那“百感交集”上台領獎的人在見有部長發言撐腰後,隨即表明希望、並選擇提早退休。表現未達致目標的民事服務機構不許“教訓”後,頒獎禮往後依然是報喜不報憂,大家所見都是取得“素質服務獎”及ISO獎的民事服務機構,公眾實際面臨的民事服務卻依然是有彈沒贊的話,那是在自我蒙騙,亦浪費了納稅錢。

國內多少個民事服務機構應該得“掃把獎”,常常步上政府機構的人民心中最清楚。沒有掃把獎後就看誰要提早退休了,提供差勁的民事服務,不需負責任還可劃清界線,提早告老還鄉享清福,應該也算是大馬的一個特別獎項吧!

Bo......bo......leh!

25-11-2007

集會。敏感!

集會是敏感的,尤其是在馬來西亞保守又敏感的氣氛中。

電視屏幕上的台灣各種各樣,尤其是政治活動前夕的大集會多不勝數,無論是藍營或是綠營,互不相讓,集會過程中,吹笛聲此起彼落。說台灣人喜搞集會也好、政治意識高也罷,集會一場過一場,幾乎是一種自然正常的活動。

興都權益委會不了解大馬不是台灣,政治民情更是不能相提並論,搞起大集會,如今還派人遠赴國外求援,造成大馬天空下的集會,籠罩著敏感、挑戰當權者的意味。也難怪這個委員會被定位為極端組織。

大馬律師公會之前辦了一項游行,準備再辦一次集會游行之際,卻遇上興都權益委員會的集會在先,最終在當前敏感氛圍的考量下,宣告取消。

敏感的集會遇上敏感的大選前夕更是敏感。大馬的集會往往是不歡而散。五一三事件讓國人難以抹去心里的陰影;安華支持者當年湧上街頭,同樣是議論不斷。集會訴諸心聲的管道,在這里就是大逆不道。

夾著眾人之勢的集會移交備忘錄成功之例子並不是沒有,只是很少,更要看情況。至少巫統青年團副團長凱里曾在國際大會在大馬舉行期間,浩浩蕩蕩的在人潮中突破重圍交出了備忘錄,但也讓許多人,包括他的岳父大人,臉上無光。

巫青團心中有氣,眾人一輪浩浩蕩蕩的步行交上備忘錄最終心中不滿之氣似乎大減。但其他因敏感極端而無從渲泄心中不滿的游行集會,在渲泄無門下,只能走到國外,期望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

台灣這個小島,看似光怪陸離,卻是不怪不奇。眾人心中雖有很多的不滿,但一場又一場的集會、一場又一場游行之後,很多不滿的聲音減少了,氣依然有氣,但少了。

在台灣,如果游行了一場又一場還有氣,還可當著阿扁的面“嗆聲”,那股氣又減少了。這里沒有台灣的種種文化,你生氣就往肚里吞、氣吞多了就氣炸、失控,情緒、場面皆會讓人感覺不可思議。這樣的情況下,只能生悶氣的你,很可能被視為下一個極端分子。

11-12-2007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太空人升空Vs物價飆升

大馬的太空人成功升空了。從國人的反應中可看出,首名太空人不知載了多少人的夢想,衝上了浩瀚的宇宙。國人通過電視機屏幕上即時看到了夢想的實現,通過俄羅斯“聯合號”太空船的運載,飛到宇宙去了。

很多國人目睹大馬首位太空人升空,太空船沖上宇宙的剎那,歡呼聲在電視機前此起彼落。或許這就是我們的領袖所言,我們的自信在太空人升空後增強了,更能坦然在全球化競爭下面對挑戰。一個國家有能力發射太空船運送太空人升空,科技發展肯定如日中天。

科技發展帶動國家經濟,這門理論許多人都懂。只是大馬的情況有別,理論與實際發展,尚有待今後驗收成果。

太空人升空了,大馬的科技發展是否就一日千里?我們的領導人也解釋,政府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主要是為了讓他們到太空展開研究工作,而非讓他們到太空旅遊,包括進行癌細胞研究。

宏偉計劃看來都是為人民福祉而設想。每一件都是要加強我們的信心。信心啊!信心。政府多少次處心積慮,用心良苦,皆是加強人民信心。從耗費巨資打造世界最高建築物、空降國產車到南極、攀登世界最高峰、再到乘帆船環游整個世界,一輪又一輪的打造,我們的信心應該爆棚了。

數百億美元打造了所謂的信心,信心可以打造、自尊也可經營。但一次又一次的喜悅、興奮過後,電視機的直播節目結束後,回歸現實時,多少國人是否有強大信心來應對全球環境改變,油價飆升沖擊而引發的百物漲價浪潮?物價飆升,衣、食、住、行的各類日常用品,如今可說是排隊輪流等著漲價。

太空人成功飛天後讓人喜悅一時,但日常開銷沉重壓力的水深火熱苦楚,卻不是一時的熱情可減緩。升空後,物價騰升後造成的通膨效應,卻是叫人食不下嚥的痛苦。瞬間的喜悅,早已被痛楚所淹沒。

12-10-2007

Wednesday, August 29, 2007

這一課,淚中有笑

百多名女生遭罰浸泡池塘案揭發後,震驚全國。當事人黃姓老師承受的壓力,除了為人師者,應該不是很多人所能理解及感受。輾轉一番,老師道歉,風波平息。女學生們也尋求老師的寬恕,與老師擁抱,師生展歡顏,堪稱叫人欣慰。

全國杏壇在這一兩個月內接二連三爆出教師體罰學生事件,並因此遭受處分。杏壇連生事端,對學生、師長都不是好事。學生遭罰浸泡池塘事件,從揭發到圓滿解決,結局未讓人失望。在教育局上下人員的評語中,黃老師表現優異,是名難得的教員,顯示有關人員並沒有在各界的非議聲中,抹煞和否定黃老師對教學的熱誠和用心。

然而,滿懷熱誠的年輕教員為何會情緒失控,以致對學生們作出過於偏激的處罰行為,有關當局,甚至學生在風波平息後,都應該認真檢討,審視我們的教育環境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受罰的學生最終能平心靜氣向老師道歉,足見學生們也不希望因此失去一個好老師。

老師不易當,好老師更不易為,也不好找,作學生的若不懂得把握和珍惜,他日回首必對自己當日的毫不在乎而抱憾。在杏壇風波不斷之際,確有不少教師感嘆學生今非昔比,教學舉步維艱,在聲聲感嘆的同時,士氣也大受打擊。多少良師一再受打擊後,士氣不振而抱著不求有功,只求無過的教學態度,令人難過。

備受教育局贊揚及肯定的黃老師,對失控處罰行為致歉後,家長們也欣然接受,自知理虧的學生也向教師認錯,喜悅的與認錯學生擁抱的黃老師,重新在執教生涯中站穩立場,不僅是教育了學生,也為廣大的學生家長及為人師者上了寶貴一課。

這一課的過程雖然沉重了一些,但希望過程中也讓各界重拾對改革教育的決心,也讓許多已對教學失去信心的教師,找回執教的動力和熱誠。


29-7-2007

敏感陰霾何時散!

原是舉國歡騰的國家慶典今年似乎顯得特別喧吵; 為著是誰最愛國而嚷、為了各種族的問題而吵、為著宗教課題而爭得面紅耳赤、為著原本小事一樁而吵成了大事。

爭議的湧現、多少人相信這是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馬來西亞在國慶前夕所應展現的現實。

多少年來努力的在灌輸國家意識,曾幾何時卻淪為高喊種族政策、高舉族群的標誌,這與催生馬來西亞國族的宏願目標背道而馳。

在多元種族的馬來西亞社會,種族問題長久以來是敏感的,族群間建立的融洽關係也得來不易,我們的領袖更曾倡導綜合學校等概念,從未來的棟樑著手,可謂用心良苦。但一番良苦的用心,卻往往因為政治關係而搞亂了一池春水,前功盡棄。

脆弱的種族關係,往往因為一些領袖傾向於政治取向的一個小小動作而變得不堪一擊。

宗教敏感性一直是馬來西亞慎防及避碰的一地帶,但當一觸及政治時,本是小事一樁的問題,隨即平地引爆,煙火久未散去。淡米爾報章《Makkal Osai》刊登有辱耶穌圖像及改編歌曲事件,就是小事變成大事。有人希望滅火、但期待野火燒不盡的從政者亦不乏有之。即使天主教吉隆坡總主教墨菲巴基恩抱持宗教有容乃大的寬容及接受《Makkal Osai》的道歉,但一些從政者卻對它窮追猛打,這在大選來臨的今時今日前夕更為突顯。

小事變大事常有見之,應該是大事處理的大事反而變成小事一樁,亦不知讓多少國人跌破眼鏡。鬧得轟轟烈烈的查卡利亞擴建豪宅事件,最終不了了之,相信如今已成了國人茶餘飯後的最佳話題。

無奇不有的案例如走馬燈輪流上演,國人眼花撩亂。有反貪污局查總警長、亦有警方調查副部長,口水戰得不亦樂乎,但案件落幕時卻也一樣讓人瞠目結舌。

當從政者走不出撈政治資本的種族政治捷徑時,讓人目不暇給,甚至出乎意料的案件還是會層出不窮。

歡慶50年的國家生日慶典又來到了;但何年的8月,國人真的期待我們真正盡早走出政治、種族的種種敏感陰霾,迎向真正讓人互相擁抱及歡慶的8月天!

28-8-2007

Saturday, June 02, 2007

政治利益還是國家利益?

政治人物、國家領袖常把國家利益大於一切掛在嘴邊,講詞的字里行間,更是永遠少不少了崇高的理念。無論是小至地方領袖,抑或是掌管國家行政機關的領袖,口中所言,句句如真理,悲天憫人,更是讓人感動淚下。

曾幾何時,言之鑿鑿者一步下講台,卻是難有幾人是坐言起行。如果國家利益都是大於一切,數千萬令吉至數億令吉的政府建築大工程,為何會漏水得有如一雨成災的災區般?大言不慚者竟還敢說,數千萬令吉的工程,沒有擔保不漏水這回事。

我們的教育、公務、工商業等各行各業,多少是以政治利益為取向?多少的課題是真正國家利益為先?一條小路永遠修不好?反對建立垃圾場的計劃永無議決案,卻在補選前夕的9天之內一切辦妥,這是政治利益,還是合乎國家利益?

一切符合政治利益的運作,今時今日幾乎是理所當然,亦一時難以糾正過來。多少無奈的聲音感嘆:那是政治現實。這種不合理的政治現實如今幾乎漸漸轉為合理化,試問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下,國家利益如何能駕凌一切?

人非聖賢,領袖亦是平凡人,孰能無錯?但當政治之手有如八爪魚般的沿伸,犯錯之時也只能自圓其說,落入他人不可質問的境地時,這內里還有對錯嗎?

選舉票箱一開,票箱成績異於往常時,政治人物一句:民心思變,試問是民心思變,還是政治人物早已改變,不再是當年選民心中的那個代議士?民心不是變,只是已忍無可忍,不得不把怒氣展現在選票上。

多少人才、未來的建國棟樑人才,日日月月年年的湧往長堤彼岸,這不是今天才有的事,為何這樣多少國人明了的事實,卻是走過半個世紀的國家難以解決的事實?是誰向誰妥協:國家利益還是政治利益?

太多的利害關係纏繞於一身時,是非對錯,也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利害傾向那一方才是最關鍵。國家利益重要每位國民都懂,分不清的是那些置於政治迷宮者,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有違選民所托,也是理直氣壯。

30-5-2007

Monday, May 14, 2007

漏水何其多

五月的天空飄送康乃馨的芳香,揚頌母愛的偉大、能頂半天女性的種種能耐。郁悶的五月,大馬炎熱的天氣卻讓人苦悶,政府建築物漏水事件接二連三,無論是莊嚴的法庭還是國會大廈,難以倖免。

美麗堂皇的國會大廈因漏水讓人看到了腐敗的一面。在聲討國會大廈漏水事件的口水戰聲中,女國會議員竟然被男國會議員以每月“漏水”,大肆揶揄。為何我國的許多積弱皆是陳年痼疾,這就是癥結。因為不少民選代表都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複雜化及轉移視線。

如果您有瀏覽網絡短片上那段指女性國會議員每月也會“漏水”的片段,看那名國議員嬉皮笑臉的模樣,若您是票選這名議員的其中一人,您會悔不當初。人人關注的政府大廈漏水竟然與女性“每月漏水”聯想在一塊,除了是沒有水準、性別歧視之外,也是另一次轉移國人對政府垢病視線的做法。

不止是bocor,更妙的是有部長辯解,指女性bocor其實比kencing好聽。這樣的回答、如此的說詞,堂堂一名部長,大家又還有什麼話說?首相署部長納茲里說,當議員臉度要厚,這確實是真話。很多議員就是臉皮夠厚,懂得在不同的場合上“變臉”。當他需要你手中那一票時,平時養尊處優者,可以突然放下身段,緊握你的手再聲聲致歉。心軟的你,以為他們已覺悟,實則又被耍了一回。

政府大廈漏水事件中只是其一的爭議性話題,對於許多國會議員來說,不值得大驚小怪。“我家也是會漏水,那沒什麼。”站起來說出此言的是一名不見經傳的國會議員,面對這種自以為很幽默的代議士,你除了搖頭嘆息,還能說什麼?

漏水的政府大廈是稅收局“榨”了老百姓的血汗錢,政府花了上萬億令吉築成的豪華大廈,議員竟然敢以本身的居所為相提並論?是可笑,更是可恥。

政府建築漏水事件接踵發生,那是防漏出問題;政府建築內“流出的水”如果是被找出根源,那才是不可思議的一大攤水。不知多少人對政府建築內的“肥水”流口水。這次漏水只是競相盛水失控而曝光的醜聞。

肥水總不流外人田,臉皮厚的漏水案主角肯定要使出渾身解數,阻止更驚爆的醜事被挑出。大馬雖然是一個熱帶,常年陽光猛烈的國家,但要認真查出自暗處漏出的水又何奇的不易,只因“暗角”處處,在“有心人”的阻擾下,搞不好還會不了了之。

布城移民局大廈漏水苦的是那些天未破曉便準備往拿號碼辦理事務的普通老百姓,大部份議員享受慣了特權,難以感受排隊的痛苦。建築物漏水本與女性風馬牛不相及,但臉皮夠厚的議員竟還能把漏水聯想為奚落女人的話題。你怎能奢望他對民間疾苦可感同身受?

15-5-2007

Thursday, May 10, 2007

追變、求變的教育?

現今的世界沒有一成不變、也幾乎不能接受一成不變,尤其是資訊工藝的飛奔時代。因為如此,求變如今成了各領域追求改進的代名詞。

未來會是如何難以預見,教育樹人的國家教育機關,更是屢屢在改變、求變。如果說馬來西亞的教育發展在原地踏步,肯定不對;若說大馬的教育發展數十年沒有改變,那也肯定是大錯。

我國教育領域的改變,屢屢改變,若以千變萬化形容,應該也不為過。就以教育部長的職位來說,5年一次大選,就是5年換一次人,更是關鍵性的改變。從家喻戶曉的敦馬哈迪到現任的教長拿督希山慕汀,換人的過程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影響的層面甚廣。歷任教育部長,作風迥異,政策的改變隨即就立竿見影。新官上任,部門措施隨而改弦易轍也並不值得大驚小怪;誰若是驚呼聲連連,那是少見多怪。馬哈迪、前副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土保黨的丹斯里蘇萊曼、現任副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至希山慕汀,間中有多少教育政策隨著人手的易動而改變,還有多少人記得?

教長人選5年一大變,大變的5年里又不知有多少次的調整教育體制及內容。單單一個5年,體制內調整、更動及改變的次數,不勝枚舉。從3M制、小六直升中一制、考試制度的變更等,許多生父母都搞不清孩子5年後的就學方向會否在霎時間又徹底改變,變化速度之叫人措手不及。

國內莘莘學子就讀的學校如今到底有多少種?試問有多少國人知曉?最近教育部在全國各地挑選了一些學校推行Sekolah Kluster,不少國人就因此對這所謂的示範學校概念的名詞爭辯。有者說是特選學校、有人說是模範學校,各人看法也難統一。概念學校才剛推出,談其效果確實言之過。但回頭想想,這短短的十幾年間,馬來西亞到底有多少種概念學校,善忘的大馬人民,大家可曾好好想?學生耳際、我們的社群里曾響徹雲宵的概念學校,信手拈來曾經有的就包括精明學校(Sekolah Bestari)、控制學校(Sekolah Kawalan)、首要學校(Sekolah Primier)及綜合學校(Sekolah Intergrasi)。如今,再加一個 Sekolah Kluster。單單教育制度的改變,馬來西亞應該稱得上“速度”驚人,創舉連連之餘,讓人不得不對“馬來西亞,能!”的精神,刮目相看。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早前發表言論,指新加坡和鄰國相比是個“很特別的國家”。此言一出,我國不少朝野議員抨擊李光耀發表自大的言論。但追根究底,李光耀所言,並非言過其實,至少他比很多馬來西亞人看清馬來西亞的問題,甚至看得比任何人更透徹。單看每年就不少成績優良的大馬學子投向新加坡的懷抱,就可看出兩國的不同。

我們的教育在追變、求變,甚至變得“很特別”,鄰國新加坡也自認比別國“特別”,偏偏獅城的特別,特別得吸引大馬學子蜂擁而至,求變求新之餘,我們是否該好好想想,該如何在創新的同時,擬定一套可以培育成人成才的教育體系,而不是教人無所適從的朝令夕改。

29-4-2007

山都望山建纜車

斥資5千萬令吉的山都望山纜車計劃將在近期開跑,並預定在兩年內完成。這也是砂州內首個纜車計劃,屆時讓人們有機會坐纜車欣賞本土風景。

山都望纜車私人有限公司5月9日與砂州政府簽署特許經營權合約,前者也獲得砂州政府賦予60年經營山都望纜車服務的特許經營權。砂州城市發展與旅遊部長拿督斯里黃順舸見證此項簽約合約儀式,代表州政府者為州城市發展與旅遊部常任秘書沙魯都,山都望纜車私人有限公司則由該公司主席阿邦納瓦威阿邦特拉曼代表。

黃順舸表示,來自砂州的土著公司,即山都望纜車私人有限公司在合約中獲得設計、興建、經營和管理山都望山的纜車服務,其經營權年限為60年。根據雙方簽署的合約,山都望纜車私人有限公司必須負責注資設計、興建、完成至經營和運作纜車服務,同時獲准徵收費用和從經營項目中獲得收入,這包括出售纜車車票、商品、出租攤位、銷售產品和飲料、廣告等。

他說,這項計劃是由本地公司和具專業和經驗的諮詢隊伍進行,該隊伍擁有興建浮羅交怡纜車服務的經驗,也是澳洲著名的空中纜索提供者。首長提議建國家公園黃順舸指出,提議中的纜車計劃工程必須在兩年內完成,一旦完成後將能夠成為砂州吸引遊客的新賣點。這項計劃不論是對砂州或外國的遊客都具有吸引力。

他指出,該計劃的落實也將帶領山都望地區的旅遊事業帶向另一個旅程碑,尤其是當地擁有許多景點,包括著名的砂文化村、度假村等。再者,首席部長也在近期建議在附近的地區興建家庭公園。因此,黃順舸認為,山都望地區將成為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區,也豐富了當地的旅遊產品和資源。

他強調,該部門將與纜車公司合作,包括協助市場宣傳,招徠更多遊客。黃順舸形容,實際上,此項計劃在2005年已經獲得州政府原則上的同意,不過由於在顧及環境友好等因素下,有關計劃必須要獲得謹慎和周全的進行。除此之外,有關計劃也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所以也要花上一段的時間,並在今日才獲得加以推行。

黃順舸也強調,在開拓旅遊事業上,砂州政府需要私人界的配合和協助,以便進行更大型的投資和發展。


9-5-2007

Friday, April 20, 2007

巫統伸延進入砂拉越

儘管尚未獲得巫統總部的認可,但巫統砂州籌組委員會自去年9月籌組以來,已在砂拉越各地籌組成立卅多個支部。

目前,巫統砂州籌組委員會尚積極在州內一些地區籌組支部。該籌組委員會秘書胡申再努汀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坦言,籌組委員會尚在全州各地跑動,積極展開籌組支部的工作。


針對此事聯絡砂社團註冊局局長何清福,據何清福披露,該局至目前為止,並未收到該籌組委員會的任何申請事項。因此,砂社團註冊局對所謂的巫統砂州籌組委員會之事並不知情。


何清福指出,政黨原本應該向該局提呈其籌組名單;至於巫統砂州籌委員會之事,砂社團註冊局將會進行研究。

據胡申再努汀指出,該籌組委員會目前並未在砂州開始招收黨員的工作,儘管如此,若是有一些民眾主動欲加盟這個全國最大政黨,籌組委員會也非常歡迎。


該籌組委員會當前的重點工作是先設立支部,為大量招收黨員先作好準備工作。胡申再努汀說,籌組委員會必須先做好“家”的工作,即是先設立支部,有了支部之後才來展開招收黨員的工作。


因此,目前重點並不是招收黨員。他披露,目前,這項籌組支部的工作還在進行中,預料全砂的支部將會陸續增加中。料支部將陸續增加巫統砂州籌組委員會是由砂拉越州內一群為數14人所籌組。他們於去年9月11日當天成立巫統砂州籌組委員會。


巫統砂州籌組委員會主席是阿芬迪惹曼。


據他於2006年11月1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時指出,籌組委員會的成立是根據聯邦憲法所闡明的人權,以及巫統黨章允許公開給18歲以上的馬來西亞籍的馬來人和土著加入。阿芬迪惹曼當時披露,籌組委員會已經針對此事,於2006年9月17日致函給巫統主席兼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不過,據了解,阿都拉尚未作出回應。


19-4-2007

Wednesday, April 18, 2007

假期多,是爽?是慘?

假期,太爽了!再過多幾天便是國家元首登基假日,緊接著是勞動節假期及衛塞節假期。政府公職不僅被譽為鐵飯碗,數不清的假期更是不少社會新鮮人對公職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

究竟公務員有多少天假期,很多國人並不清楚,只知道每次到政府機構辦理事務時,10個櫃檯開放的不到半數,其餘櫃檯則是設備一流,卻椅子空空。追根究底,應該是其餘的人員拿假了。

民事僱員職工總會如今算出公務員的假期,一年休假126天。試問,那些形同虛設的櫃檯何時才能坐滿人?是人手不足還是假期太多?我們一再聽政府長官不厭其煩的揚言,政府部門將趕搭資訊列車,走向無紙作業操作。但不少公眾在政府部門櫃檯處理事務時,卻是面對必須白紙黑字的文件申請。

擅長拍攝反諷社會實況的新加坡導演梁智強推出他的最新作品《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說出了許多市井小民的心聲。那一句“什麼都要black and white, 又cc來 ,bcc去,等到上面的(所謂的高層)‘好不容易’批准了,下面的(底層人員)已受苦多時。經典對白,似乎放諸馬新皆准。

《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內展現的一幕幕,你我在日常生活中都碰上了,許多政府部門的高層皆認為他們的不良文化,只要媒體不再報導及追蹤,百姓就會很快忘掉的。與此同時,政府機構的繁文褥節多不勝數,一份申請拖三五年不出奇,但若有貴賓或大人物到訪時,卻奇跡般的在三五分鐘內隨即處理完畢。

如今,民事僱員職工總會積極向政府爭取為假期多得數不清的公務員加薪,大馬的民事服務界是“假期多、薪水好”。若真的是薪水提升,公務員是不是應該將《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當成一面借鏡;以讓公務員在申請提升福利的當兒,也能夠改善工作及服務態度,以確保落實政府首席秘書欲在公共服務領域塑造私人界文化的願景。

薪資、福利提升後,若還是櫃檯多、人手少,政府機構餐廳依然一天到晚“客似雲來”,那可真是如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口中所說的:政府留著一大批無能者,損失不計其數,徹徹底底的賠了“高薪”又折兵。

假期,太爽了!但對公眾,在政府機構排隊拿號碼的日子,卻只有“慘”字可形容!

16-4-2007

Friday, March 30, 2007

愛偶像前先愛自己

中國蘭州女子楊麗娟瘋狂追星,痴纏劉德華。楊女與劉德華見面後卻因沒聊天而不滿足,其68歲父親最終更因不滿劉德華未能滿足為其超級粉絲的女兒私下見面的要求,在香港尖沙嘴天星碼頭投海自殺身亡,震驚各界。

瘋狂追星的一家三口,似乎追星追到失去理智及自控,演變到最終追星追到傾家蕩產、家破人亡、顛沛流離。


追明星逐偶像變成悲劇偶有聽聞,除了劉德華,成龍的女影迷也願意為偶像自殺。青少年成長期有偶像並不為過,學習偶像的健康及正面表現,有著激發作用;但是為了偶像而傷害自己、連累家人的盲目追星,卻令人不敢恭維。


愛偶像的年輕人應該要學習先愛自己、疼親人,這才是崇拜及存在偶像的正面。若是追星程度嚴重到只有偶像,沒有自已與其他人,這是墮落。


楊麗娟狂追劉德華,父親甚至不惜願意賣腎替女兒籌錢圓追星夢,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愛,而是盲目、瘋狂的愛,變質的愛注定最終走向悲劇的終結。


對天下父母而言,這一不幸事例應是謹記心頭的反面教材,在教育兒女過程中應該向他們灌輸“天底下的人與事,並不是你想要的都會一定得到。”


父母若因溺愛而無所克制,兒女成長後也將是一名小霸王。天之驕子一旦面臨失敗與挫折,往往難以接受和面對,而作出失去理智和盲目的行為,傷了自己更累了別人。


當今許多家庭里也不知有多少個楊麗娟。父母為了滿足孩子的目標、要求、慾望,有年無日的惴惴不安,更失去了自己。無論是父母或是孩子,模仿偶像與崇拜偶像皆無可厚非,但追星瘋狂至眼中無我則是無知。追星追到失去自我的年輕人誠然有錯,但縱容及任由子女、甚至陪同子女瘋狂的父母,也難辭其咎。


31-3-2007

Wednesday, March 21, 2007

現代文明的危機


現代文明講究享受,追求生活便利,省卻人力,殊不知發明的物質,往往都是一種傷害。

譬如過去要用木料,須以人力運用鋸子慢慢地鋸,取用有限,現在使用電鋸,數分鐘一棵千年大樹就能倒下;過去要用石頭,總是用人工挖掘,現在採礦用炸藥,一聲巨響,一座山就被炸出一個洞。森林破壞得快,大山也被破壞得快。

以前南北極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下雪,南北極冰山儲存起來,到了夏季緩慢地融化,保持海洋的平衡。文明發達,大量製造生活物資,高樓大廈、汽車電器等等,不但運用大量自然資源,而且製造、使用的過程,造成許多空氣汙染。單就電子產品而言,手機、電腦快速地汰舊換新,家用的各項電氣產品數之不盡,這麼多的文明科技,提供給人類享受,相繼而來的就是垃圾問題。先進國家面對垃圾災難、電子毒浪,往往運至開發較落後的國家處理,當地可憐的人民為了生活,接受大量的垃圾。

這些文明產物下的垃圾,還會造成土地汙染,連帶種植的五穀雜糧農作物也被波及。因此,我們在追求享受之餘,必須審慎面對全球的垃圾問題。地球災難不斷,許多原因都離不開人為破壞。我常說「救世要先救心」,不僅要改變人的心態,也要改變生活形態。

我們應抱持「感恩心」回報大地、人類,因為每個人都是製造汙染的一分子;生活在地球上,不斷地消耗地球的資源,每個人都應該有所警覺──如何節省能源。

很感恩環保志工,減少垃圾量,還能夠資源再製,減少資源消耗;不但如此,他們投入資源回收,對身心健康都有所助益。常聽聞躁鬱症、憂鬱症患者,在環保場不藥而癒;有些駝背的人,變成腰桿挺直,或是腳不能走的人開始能慢跑,脾氣暴躁變得溫和,浪費的人也懂得惜福。

環保志工的默默付出,對社會確實功不可沒。看到大地被破壞,不忍心之餘也很擔心;然而我們不能消極地擔心,還是要積極一點,讓人人警覺環保的重要性,為大地環境貢獻力量。


靜思語

Saturday, March 17, 2007

我是黎智英

黎智英,用一元港幣從香港街頭起家,沒有受過教育,卻能靠著流利的英語闖進紐約成衣業,閱讀複雜的經濟理論。先後創立公明織造廠,佐丹奴成衣連鎖,《壹周刊》與《蘋果日報》,身價超過五億美元。 三十年的創業生涯,他說︰簡單,才能專注;專注,才能成功。
  我要偷渡到香港必先進澳門,當時,進入澳門只能攜帶一元港幣,臨走前母親偷偷將一塊小金條?在我的內褲裡。在拱北關檢查站排隊等候檢查的時候,有個女人因為私藏金器而被官員押走,我驚慌之下用手指把褲袋戳破一個洞,伸手拔出金條,讓它沿著大腿滑落,再重重將之踩入泥土裡。經過檢查哨時,官員並沒有搜我的身,可是踏出關口的那一剎那,我沒有懊悔,我為自己的決定高興。因為,我要逃離貧困,去澳門是我唯一的路,除此之外我別無選擇。
  一個人,只要能認清「我別無選擇」的現實,就能體悟到「謙遜」,而「謙遜」正是簡化事業和簡化人生的第一步。在構思如何挽救佐丹奴時,我不時回想走過拱北關的那一刻。面對當時競爭條件好過佐丹奴許多的對手G2000,我下定決心簡化公司的運作,我心想,如果我的經營模式比你簡單六倍,那麼,只要我不比你笨六倍,我豈會沒有贏的機會?
  無論做人或做事,簡單才能專注。但是簡單令人生畏,大多數的人都喜歡保有許多選擇,愈是重要的事情便要愈多的選擇。殊不知選擇愈多,事情愈複雜,如果我們將生命裡重要的事情都複雜化,那我們必死無疑。
  若你問我在近六十年的複雜人生裡找出了什麼條理,這條理便是簡單。無論經營事業還是人生,我們都要時刻提醒自己,有什麼是我們應該要放棄的?
作者簡介
黎智英
  1948年出生在貧窮的廣東農村,12歲那年,他乘著舢舨船偷渡到香港,進入成衣工廠當童工,月薪8美元。他一路經營自己,做到成衣廠的經理,卻因公司的一場記過處分,下定決心自己創業。1981年,他成立佐丹奴(Giordano)成衣連鎖店,快速打響名號;1989年,創辦《壹周刊》(Next),正式進入媒體事業,繼發行量破紀錄達到15萬本的《壹周刊》後,1995年又創辦《蘋果日報》,發行量超過70萬份,此時他擁有的財富已超過5億美元。1999年6月創辦「蘋果速銷」(adMart),以線上零售為主,虧損10億港幣(台幣40億元)。2001年創辦台灣《壹周刊》,2003年創辦台灣《蘋果日報》。

Friday, March 16, 2007

誰是騙子

大馬部落格族最近很火紅。不僅是不久前因為2名部落格格主被起訴而“揚名”,旅游部長東姑安南的一席話,更讓人對大馬部落格“另眼相看”,尤其是女性部落格,更一時在網上成為聚焦點。

東姑安南是在全球各地在熱烈慶祝女性主義得以抬頭之際,用了一個“玩笑”為全世界的女部落格格主“助興”!他日前在一項新聞發佈會上,抨擊網站上的部落格是騙子。他還特別強調,根據他的了解,這些“騙子”里有80%是失業的女性。

東姑安南過後再發飆,斥責一些政府公務員,包括部門的高官也在網上架設部落格,專門書寫一些具有攻擊性和沒有事實根據的文章。

不少女性部落格格主開腔反駁,包括前首相敦馬哈迪的女兒瑪麗娜馬哈迪,紛紛指責東姑安南在貶低女性。一些政黨的女性議員,例如行動黨的國會議員馮寶君也促請東姑安南收回他公然批評部落格和女性的言論。但東姑安南依然無動於衷。

不管有人說他大鬧笑話,還是對女性持有歧見,但東姑安南的這一番話,相信是因為一名受邀前來馬來西亞的印尼新聞從業員,在返國後對大馬旅游部人員的態度大表不滿,並在部落格內大書特書有關。 印尼一名女電視節目主持人妮拉於今年1月31日,在其部落格內發表抨擊旅遊部官僚主義的言論。

政府一面鼓勵人民趕搭資訊列車,更積極推動寬頻,同一時間,也有政府中人對資訊產物一無所知,更嗤之以鼻。坦蕩蕩的顯露一些人,自以為是領導,實際上,不僅對環境改變、科技知識一無所知,更是對處理事物,採取逃避的心態。

政府機構里是不是存有官僚,並不是女性部落格說了算,更不是部長說沒有之後就不存在。而是每日面對政府機構的民眾之感受,才是最能貼切反應事實。

部落格到底是騙子、失業的騙子、還是太多數是女性,這都並不重要,重要的往往是部落格內挑起的事物,已日益被人所重視,越來越吸引尋找資訊者的目光。當下的現實環境,已有越來越多事例顯現,不少最初由部落格揭露的事件,輾轉一番後,最終竟確有其事;這展現他們並不是騙子。騙子最終不是騙子,喊人是騙子者才是真正的大騙子。

16-3-2007

政府4張WiMAX 執照


大馬多媒體與通訊委員會今日宣佈發出4張WiMAX執照給4家通訊公司,這4家公司是Bizsurf大馬私人有限公司、MIC Comm私人有限公司、Asiaspace Dotcom私人有限公司和Redtone-CNX寬頻私人有限公司。

在4家成功爭得WiMAX執照的公司中,Redtone-CNX取得服務沙巴和砂拉越區的執照,而其余3家則取得大馬半島的執照。Bizsurf附屬於YTL e-Solutions公司,而MIC Comm則是Green Packet擁有的公司。

2010年75%家庭享寬頻

大馬多媒體與通訊委員會在文告中指出,4家公司預計在前3年將投資3億令吉。該委員會指出,在全國推行WiMAX(2.3GHz頻譜)網絡是政府要擴大寬頻滲透率,以便在2010年實現75%的家庭享有寬頻上網。

“我們預測取得執照的公司將會迅速推出服務,讓其負責區域裡的25%人口在今年底,以合理的價格享有至少1Mbps的寬頻服務。”

“在滿3年時,預計他們至少可讓40%的人口取得寬頻服務。”

馬電訊明訊DiGi落馬

WiMAX執照吸引到17家公司申請,其中包括馬電訊、明訊和DiGi,但它們都在這次的WiMAX執照申請中落馬。

WiMAX是一種無線上網技術,它的訊號範圍更廣(可達48公里),傳遞速度更快(可達74Mbps),目前,晶片製造商英特爾和摩托羅拉正大力的投資在WiMAX上,並積極的在全球部署。

16-3-2007

..........




WiMax,3G與4G
作者:黃芳宇
◎通信收入日漸衰退
想像一下:消費者只要月付某個固定費用,手機電話隨便你講多久,不另外收費;如果透過手機看影片或下載音樂與使用其他加值服務則另外付費;但是什麼上網流量/傳輸費用之類的一概都不再收取。
這簡直是電信業者的夢靨。原本只要等著用戶打電話算分鐘數印帳單,現在卻必須要依靠提供大量節目內容服務來收費。這些事處理起來既麻煩又非電信業者專長,重點是收了錢還得跟內容供應商分帳。
上述情境已經發生在你家裡的電話上。拉ADSL線路到你家的電信業者只能跟你收取兩種費用:線路的租賃費用(包含語音和數據),以及上網費用,而這兩種價錢幾乎都是包月的。
如果這條電話線你不打傳統語音電話,而是上網撥打 Skype網路電話,等於只付月費就把通話上網費用全包了。最後固網電信業者不得已,只好向你推銷網路電視服務(IPTV)想辦法透過節目多收點錢。
雖然無線頻寬資源是有限的,跟有線寬頻不見得能比較,但是難保什麼技術出現,讓這種情況又為之改觀。畢竟消費者需求一直都在,而過往幾年,消費者每一塊錢所能買到的頻寬,確實每年都在增加。
◎WiMax前途未卜
4G,這個目前尚未有確切規格的概念,呈現多方業者競逐標準寶座的情況。其中又以WiMax因為Intel的大力推動而受到電信設備供應商以及手機終端製造商的支持,成為呼聲最高的4G技術。
Intel未來將於筆記型電腦內建WiMax,試圖重演當年內建WiFi所造成的轟動場面。目前看來其進度雖然不斷推遲,但巨人的野心很難被忽視。Nokia等大廠也為其背書,打算推出WiMax手機。
然而,考量目前世界各地的3G營運情況,WiMax這個號稱傳輸速率比3G快上十倍的標準,其處境頗為尷尬。實際上3G的商業化應用也不過幾年,行動電信業者的投資都還沒回收,對於再投資WiMax很猶豫。
比較可能的情況,是由固網電信業者或者新興的行動電信業者來取得執照,並進行WiMax基地台的佈建。事實上,收入逐年下滑的固網業者,對於能夠進入行動市場早已垂涎許久,WiMax可能是個機會。
然而,在這個行動電信業者對WiMax興趣缺缺的當兒卻出現一種詭論,認為WiMax與3G是互補而非互相取代。尤其在至關重要的中國電信市場,由於3G遲未實施,對WiMax的想像空間就更大了。
◎3G與WiMax 是競爭而非互補
會被認為能互補,是因為3G的強項還是在手機語音通訊,而 WiMax數據傳輸能力強,可提供筆記型電腦上網。行動電信業者可以同時建立兩種網路,將服務區隔開來:「3G服務站的人,WiMax 服務坐的人」。
在韓國已經出現了同一隻手機可以支援3G與WiMax網路的雙模手機,兩者似乎有和平共處的空間?然而,正因如此我們更看清這兩種技術天生就是要掐死對方的,在現實的市場環境下不可能有所謂的互補。
首先,如果是由固網業者拿到WiMax執照,一定會拿WiMax的數據傳輸能力來提供無線VoIP網路電話服務,跟行動電信業者搶手機客戶。世界級的大廠都積極生產WiMax手機中,終端的供應遲早不是問題。
據聞WiMax的資料傳輸成本只有3G的十分之一。這或許是Intel帶頭的WiMax陣營過於樂觀的估計,但萬一這是真的,那表示在WiMax上提供網路電話服務的通話費率可以低到為3G的十分之一。
拿到這張王牌的電信業者,如果忘記這世界的手機使用者數量遠超過筆記型電腦使用者,而只打算以WiMax提供筆記型電腦或 PDA上網服務,那才是真的瘋了:WiMax跟3G一定會在通話服務上打起來的。
◎行動電話包月隨便打
如果WiMax來得遲了一些,3G的後續版本也可能會提供更大的頻寬以及全面IP化的網路環境。簡單的說,透過技術的升級,從3G升級而成的4G網路環境也可以提供網路電話服務,不一定非要WiMax不可。
如果4G來臨能否實現網路電話包月?這要看傳輸成本低到什麼程度。就算很低,架構在4G上的網路電話剛開始可能還是以時間計價。只要消費者能接受,電信業者沒必要讓自己一下子退到包月的底線上。
而對於用4G讓筆記型電腦上網這種不需電話號碼的服務,電信業者或許會提供包月費率。雖然4G已是全面IP化的環境,在考量現實市場情況下,電信業者的定價方式還是會將上網與通話分開成兩種。
然而,這裡存在一個變數。目前已有內建Yahoo!Messenger或Skype的WiFi手機,此類手機以後必定也將能運作於4G無線網路。消費者購買此類手機連上電信業者的4G網路,只要付月費就好,打電話免費。
此類手機可能無法有電話號碼,或必須透過其他較麻煩的方法申請(例如SkypeIn),或許電信業者可能阻撓此種連線。總之此種競爭將是電信業者無可避免的,會逐漸將4G網路電話逼向包月的方向。
然而,弔詭的是如果真的在4G網路上實現網路電話包月費率,Skype反而在行動終端上面沒有發展空間。Skype就是依靠人們貪圖便宜話費的心理才能存在,當行動電話費率便宜到包月時,它如何能生存?
打免費電話,一直都是人類的夢想,不知不覺中推動著傳輸技術的變革。單純依靠傳輸通話或數據資料營利的電信業者遲早面臨極大挑戰,必須轉型成為具有多種能力的服務供應商。


Tuesday, March 06, 2007

我們要往那里去?

有時候,所謂領袖的一言一語,聽了,看了讓人感覺渾身不自在。有人想破口大罵、想大書特書,種種發洩方法有之。但千奇百怪的論調,不會因而停止,它還是會層出不窮,且一句比另一句更令人哭笑不得。

如果可以批評,那些言語及論調,真的就有如某部長在宣佈取消申請大馬卡有獎的措施時,以“愚蠢”的形容詞最為貼切。但此刻說出“愚蠢”者,會不會在他日吐出更“愚蠢”的話語?例如自己州屬浸水找不出原因,卻反指鄰國發展造成一般的愚昧。

一直以來,傳媒工作者一直以為“狗仔隊”只生活在傳播媒介界里;只有“肥佬黎”的黎智英將它在中文媒體里發揚光大。但如今“狗仔隊”不局限於媒體里,它還來到馬來西亞,東海岸登嘉樓州的現代回教委員會主席拿督羅索華希靈機一動,想把“狗仔隊”轉化為提供偵察該州回教徒不道德活動的隊伍。我們國家的領袖看來果然是見多識廣,念頭稍為一轉,“狗仔隊”可就堂而皇之的準備躍身成為CID了。

參照西方的“狗仔隊”偵查及暗中監視不道德活動,遏止社會問題,不能說它的動機不良,或者可說是配合政府提倡的創意,想出“創意無限”,叫人“大開眼界”的一套想法。

除了現代社會衍生的“ 狗仔隊”想法之外,還有宗教司建議大馬的女性戴貞操帶防範強姦。這貞操帶如今早已被當局列為歷史物品、歷史教科書中的體材了,難得我們的領袖竟仍然活學活用,準備建議在大馬派上用場,讓廣大的女性們戴著一個鐵套,在職場、路上、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場合奔走。您說奇不奇?

大馬口口聲聲自言配合地球村、互聯網讓全球資訊彈指可得的驕傲,為何如今竟然讓人感覺好像還一直在走回頭路。不僅在回頭,更準備回到遠古時代?尤其是那思維更幾乎停留在石器時代。

若是女性配戴貞操帶防範強姦是合理,男性或者也應該配戴鐵套防止進行強姦及出軌。在強調兩性平等、崇尚自由的今時今日,貞操帶根本就是企圖侵犯一個人的人身自由。奇怪的是,所謂的領袖卻有提出此種建議的勇氣與想法。

大馬的浸水原因論、申請政府證件有獎論、女性戴貞操帶說法及“狗仔隊”偵察幽會構想,在製造社會笑料之餘,它更展現了的一些領袖的素質。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社會中,這樣的領袖究竟會帶我們往那裡去?


1-3-2007

Digg.com網

‧羅耀宗 2006/05/05
Digg.com有人說它是新聞網站、社會新聞網站,也有人稱它為篩選網站、科技新聞篩選服務網站、Web 2.0概念的網摘網站。簡單的說,它的創站目的,是由讀者當家作主,決定當天最重要的新聞是什麼,也就是請讀者來當新聞編輯老爺…
網路上的資訊太過龐雜紛亂,萬一錯過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尤其是工作上非常有幫助的文章,豈不叫人懊惱萬分?但是你有時間一一點按翻閱嗎?沒有?如果有人幫你篩選過濾,那該多好?可是這種人,比方說,新聞媒體的編輯等少數一群人,為你挑選的文章,正是你想看的嗎?不見得?那麼,還有別的方法嗎?
這一兩年,網路上興起運用「群體思維」這種強大的工具,解決上面所說的問題和滿足相關的需求。如果能有夠多的人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發性決定什麼是重要的,以及什麼不重要,一種共識很快就會產生。而且,網路使用者並不介意有人幫點小忙,建議他們去閱讀什麼資訊。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ing)和社會內容網站因此應運而生。這些網站依據眾多使用者的意見,決定什麼樣的文章或者哪些網站最值得造訪拜讀。 Digg.com就是這樣一個突然竄紅的網站。有人說它是新聞網站、社會新聞網站,也有人稱它為篩選網站、科技新聞篩選服務網站、Web 2.0概念的網摘網站。簡單的說,它的創站目的,是由讀者當家作主,決定當天最重要的新聞是什麼,也就是請讀者來當新聞編輯老爺。每一天,成千上萬的「新聞駭客」登入Digg,把他們從範圍廣泛的來源看到,覺得有意思或有價值的主流新聞報導、部落格的連結張貼出來,再打進簡短的摘要,說明為什麼他們喜歡某一則新聞。他們張貼的連結和說明,出現在「待頂新聞」(Digg for Stories)網頁的新聞連結庫。其他的「頂客」(Diggers),以及整個網際網路,都能看到那些報導的連結。(這裡把digg暫譯為「頂」,但 digg的意思,還有後面會提到的「發掘」。)
「頂客」看了別人推薦的新聞,如果覺得重要,可以按下「頂」(Digg)按鈕,給他們樂於共襄盛舉、一齊推薦的新聞,投下一票,並且發表評論。一則新聞報導被「頂」的票數愈多,愈有可能提升到Digg的首頁。換句話說,這座革命性的新聞網站,首頁的內容,取決於有多少人「頂」一則新聞報導而定。
由社群成員投票,根據民主機制產生的「頭條新聞」,就這樣出爐了。大眾的聲音因此被聽到。不過,你必須登錄為「頂客」,才能投票。登錄手續很簡單,不花一毛錢。不想「頂」新聞的「網路衝浪族」,也可以走馬看花,看看哪些新聞是Digg社群重視的,以及他們認為新聞「應該」長什麼樣子。
今(2006)年29歲的凱文‧羅斯(Kevin Rose),是在2004年秋天構思成立Digg。他在程式設計師歐文‧伯恩(Owen Byrne),以及數據中心公司Equinix創辦人傑伊‧艾德森(Jay Adelson;現在是Digg的執行長)兩個哥兒們的幫忙下,同年12月5日,Digg正式上線提供服務,開放給每一個人登錄。
網站取名「Digg」,是因為使用者可以在這裡,從已經上傳的新聞連結中,「發掘」(dig)好新聞,把它們推向首頁。但是為什麼要叫做「Digg」,而不稱為「Dig」?因為「dig.com」的網域名稱已經被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註冊走了。
網站成立後,頭幾個月,只有幾千名使用者。2005年11月,登錄使用者人數破十萬大關。但是,登錄使用者並不等於使用者總人數。2005年12月,羅斯接受Mad Penguin訪問時說:「今天,我們的使用者超過12萬,每天的有效造訪人數超過50萬,瀏覽量達500萬頁。」而公司員工只有區區十人。2006年2月,網站流量資訊供應公司Alexa,將Digg列為五百大網站之一。驚人的成長,使Digg.com成了近來被人談論最多的新創企業之一。
羅斯表示,他創設Digg,只花現金1,000美元。起初的頁面設計,並沒有包括廣告。但是隨著Digg日益走紅,頁面加進了Google AdSense,帶進足夠的收入,並且獲有利潤,能夠暫時維持網站的運轉。
可是到了2005年10月,Digg需要更多的資金和人力,以因應支援上的需求和增添更多的功能,追求繼續成長。於是Digg從eBay的共同創辦人皮耶‧歐米迪亞(Pierre Omidyar)主持的歐米迪亞網路(Omidyar Network)、網景(Netscape)的共同創辦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以及創業投資公司葛雷洛克合夥(Greylock Partners)等一些知名的投資人那邊,募得280萬美元的創投資金。 Business 2.0雜誌說,羅斯設立Digg的原始構想,是將全部的控制權交給社群,試著改進新聞媒體,而不是另起爐灶。但是Digg所做的事情和發展軌跡,正有另立山頭之勢。

Wednesday, February 21, 2007

舞獅接新年!

新年期間,舞獅肯定少不了。

青出嚴人潮多!

拜神求平安。
大年初四迎神日,古晉青山嚴人潮多。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肥佬黎”的“蘋果”神話

他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一面。不管喜不喜歡,很多人卻想看。看了在罵、罵了又想再看。黎智英的《蘋果日報》就是如此與眾不同,在眾人的唾罵聲中,它的銷量卻一再攀升,業績証明了他的成功。

黎智英是個商人,亦是個辦報人。他的《蘋果日報》無人不曉。黎智英就像他的《蘋果日報》一樣,一再作出讓人不得不另眼相看的動作。他在接受電視節目主持訪問提及他的報紙時,大口咬蘋果的動作,是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宣傳手法,正如當年進軍台灣報業般,性感女神赤膊藏身在蘋果堆中,輕易的製造了話題。

黎智英在接受專訪時坦承其刊物有一些內容兒童不宜,但不讓兒童閱讀,責任不在他,責任在於兒童的父母。因為兒童要一些東西,即使不給他,他們也會找。不找上他的,也會找上別人的。《蘋果日報》呈現、展現的只不過是現實中的一部分。即使不適合某些群眾,但它畢竟是社會現實。生活不是迎合人,而是人去迎合生活與環境。

他的話語直接,也很真實。就有如他開辦新雜誌的時候不會參考市場上的雜誌,走的是獨樹一格的創意路線。就像他說的,讀者要看什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問讀者。不少偷腥人擔心照片被刊出,幸福自此銷聲匿跡,而要求他高抬貴手。黎智英卻理直氣壯的回答:“如果你愛死你老婆,你應該不會如此做。 如果你愛死你孩子,你不應該這麼做。如果你愛死你家庭,你不會這樣做。你現在做了叫我不要登,那我不是在保護你做壞事?”所以,那些照片還是登出來了,不少公眾人物口是心非的許多秘密揭開了,讀者追看了許多報章所沒有的東西。藝人深痛惡絕的狗仔隊,把藝人的假面具毫不留情的拆下,這也是其旗下的周刊在市場不倒的原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事也發生在這名胖老闆身上。狗仔跟拍隊也盯上他,套句這名八封報刊首腦之口:“幾乎是騷擾式的跟拍”。但是他接受狗仔隊的這種方式。“因為我的狗仔隊也是如此,他們如此跟拍我,很公道啊。只是我沒有什麼東西給他們拍,他們也是很想拍我啊!”。

種種的背後,黎智英亦有真性情的一面。尤其是談到他58歲得子,觸及他兒時貧困的生活,他的眼眶又是一陣濕潤。

有“ 肥佬黎”稱號的黎智英,他的成功不是因為他的不擇手段,而是他鍥而不捨的精神,追求事情或新聞的真相還原。他想人所不敢想,做別人只敢想卻不敢做的事。更重要的是,他敢做,更敢擔。黎智英與“蘋果”精神早已融於一體。

14-2-2007

Thursday, February 01, 2007

部落格情結

網絡時代締造了許多奇跡,更衍生了不少網上工具。部落格成了網民自成一格的表達心情與紓發意見的載體。在輕輕鬆鬆即可架設的部落格,意見也隨時隨地可張貼的年代,它不再是單純的傳達訊息與發展資訊工藝。

但在全球部落格的叢林中,大馬卻因為有人在部落格中發表個人的意見而被起訴,引起全球網民的關注。

Rocky及Jeffooi,一直是部落格族群中的紅人。曾在大馬部落格比拼中奪獎的Jeffooi,對關注大馬政經事務的網民而言,早已不陌生。其部落格被起訴,反而讓它的名聲更加響亮。積極支持架設部落格的前首相敦馬哈迪的女兒瑪麗娜,也在部落格中開腔聲援,前報人拿督卡迪爾惹欣更協助他們籌款,為打官司作好準備。

東南亞國家中,大馬並不是首個將網民帶上法庭的國家。新加坡也曾有一名網民被控。藉網絡的彈指傳達訊息方便,訊息多得不勝枚舉,似是而非的網上訊息俯拾皆是。是對或錯,只能憑網民的個人智慧去解讀和分析。

在茫茫網海中,起訴某一部落格,豈可會因此即達致阻止訊息流通的目的?部落格為何興起,且發勢之勢已到了無人能阻的地步?某些訊息一再封閉,卻在浩翰的網海中找到突破口,沖破以往求知、欲知不遂的傳統桎梏應是關鍵。

雖然部落格讓一些撰寫者“為所欲為”,也暢所欲言,但若訊息只是道聽途說,欠缺真實,游覽者也會不足為信,久而久之,反而失去其公信力,不再被網民視為取得另一資訊的窗口。無可否認,網海的自由如今確有被某些別有居心者濫用充作為散播謠言的工具,但這些謠言及重復的言論,日子一久就自揭底牌,稍有分析能力的網民只是當看八卦而游灠。

Rocky及Jeffooi一直以來屢屢在部落格中嚴厲批判一些機構的垢病;政治人物口水戰背後的另一面往往也可在內里窺探一二。一些在有關部落格內提及的政經事件,過了一段日子後水落石出時竟與部落格內之前提及相差不遠,也是造就有關部落格成了追看接近真相的另一個資訊管道。

互聯網資訊如今幾乎是如流水般,通過寬頻輸送的電腦沖進千家萬戶里,砍切難斷。起訴部落格應該不會是最佳阻止訊息播散的辦法。透明度的處理手法及勇於接受指正、敢於即時修改才是應對彈指之間的不正確訊息魚目混珠的應對策略。

30-01-2007

Sunday, January 21, 2007

神童生錯了時代?

多少為人父母者總期待兒女是與眾不同,天資聰穎,期望孩子在芸芸眾生中鶴立雞群,出類拔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是無可厚非,但一味要求年幼子女在書堆中打滾,連基本玩耍時間都缺乏的情況,最終是否會讓前景一片光明的孩子變成前途暗淡,甚至走進生活與思想的死胡同里,確實費思量。

大馬有不少神童,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者的例子並不是沒有。國會反對黨領袖林吉祥曾說,教育制度的失衡,往往造成天才兒童在成長後,連普通孩子都不如。一些則浪費了天賦,才幹還不如一般小販。大馬缺少一套為天才兒童而設的教育配套,在一定程度上確是誤了不少神童的未來,更讓國家少了更好的棟樑。教育專家們及政策制定者必須有改善這缺點的主動性。

國內缺乏培養人才的條件也造成不少潛能兒童被鄰國發掘,進而栽培,成了他國的建國良才。去年剛被發掘、今年8歲的登嘉樓數學神童阿迪布特拉便曾因學校水平太低頻頻缺課,落得學校被逼“開除”他的境地。除了數學,這位數學神童也精通其他語文,他自6歲開始便懂得閱讀外文書籍,最近一項英文測試中,年紀小小的阿迪便能讀出流利英文。如今,這名大馬數學天才獲得登嘉樓州政府領養。他那得意洋洋的父母更與孩子巡迴全國,為代言保健品而忙碌,在各州展現其神乎其技的演算能力!在阿迪布特拉父親的眼中,他們看到的是一棵搖錢樹,是一隻會生金蛋的母雞。

有教育專家把孩童從天才變成低能兒,歸咎於父母荒謬的教育方式和他們溺愛子女的態度。因為期望過高的父母常常忽略了孩子的社交能力,甚至造成他們的孩子不會自我照顧或與同學玩耍。他們的孩子因此失去自信。天才兒童慢慢的變成生活低能兒。

如今或者是時候激起社會共同討論成人成才的教育。為人父母致力於孩子的智力開發外,應更注重性格和人格的培養。畢竟,所謂的天才兒童或“神童”將來不應只是某一方面的專才,更應該是全面發展的通才神童。

天才兒童,一番輾轉後不少際遇各不同,有些一帆風順、有者境遇堪憐。究竟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有責,還是社會缺乏一套培養人才的方案造成,在國家邁向2020宏願時,不應該是一個問號,應該要有一個答案。

14-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