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3, 2007

聖誕節快樂!

Merry Christmas


Tuesday, December 11, 2007

繆論擾人心

或許是因為大選的跫音越來越近了,大馬因而總是出現似是而非的言論,甚至語無倫次,讓看了心驚膽戰。多少心血辛苦經營的和諧良好大環境,往往因為那些言論而前功盡棄,確讓人失望。國陣主席拿督斯里阿都拉一日未宣佈選舉日期,各種各樣的荒繆言論依然會接踵而來,可能一句比一句有過之而不及。不為甚麼,只因為欲在競爭激烈的行列中脫穎而出,成為候選人,更期望有朝一日身負國會議員之名,步入國會的殿堂。

政治這眾人之事太具吸引力了,因為如此,不少人窮其一法寶只為擠身進內,使盡渾身解數,不顧一切的發言的出位。即使是損人也再所不惜,只求利己達致目標。政治如果走到這種田地,大是否依然可對這些語無倫次的政棍寄以厚望。

在這關鍵的時刻,有人不惜炒作種族課題出位、有人借教育課題使力發難,更不乏有人欲踐踏他人來抬高自己。目標只有一個,即是引人注目,期望自己是那條鯉魚,然後躍上國會殿堂的龍門。這情景如今幾乎是大馬的政治現實,彷彿難以制止,每四五年在惡性循環。雖然是讓人噴飯的言論,卻依然有其市場。

此起彼落、層出不窮的繆論,除了涉及種族之外,涉及女性尊嚴的言論亦是被挑得不亦樂乎。有人說,女子穿得太性感,造成男人心神不寧。雖然怪論,但當是一名所謂的宗教學者兼領袖亦口出如此狂言時,真的讓國人哭笑不得。

不僅是男性領袖,連一些女性從政者也往往拿女性衣著來當課題。巫統吉蘭丹古邦閣亮區部的札麗哈便建議政府指示亞洲航空(亞航)更換空姐的制服,因為對她而言,現有的亞航空姐制服過于暴露,違反回教價值觀。而且亞航女空姐的衣著讓搭客看到她們的小腿、大腿和膝蓋都坦露在外,乘客們都爭著看,侮辱了婦女。更有過之而不及的是,竟然還有堂堂國會議員在黨代表大會上,以有色的口吻插嘴問札麗哈,有沒出席大會的亞航搭客看到“隧道”。

台下的代表們雖然是笑成一團。但廣大的女性應該是在哭笑。充斥謊言繆論的社會似乎有點亂,一些所謂的領袖往往口不擇言,胡言亂語。

社會的治安往往又不靖;萬物貨品又一直喊漲。人民的心情真的是感覺一片亂槽槽,讓人心神不寧。

11-11-2007

沒有“掃把獎”了!

今年各領域賽事的獎項獎杯多不勝數,金杯銀杯見得多不稀奇,倒是雪蘭莪州政府在芸芸比賽中,脫穎而出,頒發一個掃把獎給縣議會而“傳為佳話”,一時成為輿論話題。雪蘭莪州政府,甚至是雪蘭莪州務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基爾除了大大方方前往拿督查卡利亞的豪宅賀開齋節令人刮目相看之外,他這一次將一把掃把當獎項,在該州內各政府領袖出席的一項儀式上,公然的送給過去一年里表現不佳的縣議會代表,同樣令人注目。

接獲掃把獎杯的烏魯雪蘭莪縣議會主席翌日對媒體表明,他會把那一把掃把置放在其辦公室的顯眼處,“天天看掃把”自省自強。立志在來年率領議會上下收取更多的稅收,確保明年不再拿到掃把。

在那麼多人及屬下“見證”下上台拿掃把的感覺如何?那名縣議會主席坦言“百感交集”,人生中從來沒有的那種感覺。過後有部長及副部長批評莫哈末基爾的這種“賞罰”頒獎是在進行公然污辱,甚至沒有這種權力,因為那“領獎”的是屬於一個州屬的聯邦部門,州務大臣當時是越權。

這樁掃把獎最終反而變成莫哈末基爾的“公然教訓”,一番批評之後,好事變壞事。莫哈末基爾隨後也宣佈,明年不再設立“掃把獎”供該州內的各地方議會“角逐”,而是改為促請有關地方政府的負責人提早退休。

雪州的“掃把獎”明年送不出了,改為將“掃把星”提早送出地方議會,要他們趕快告老還鄉。之前那“百感交集”上台領獎的人在見有部長發言撐腰後,隨即表明希望、並選擇提早退休。表現未達致目標的民事服務機構不許“教訓”後,頒獎禮往後依然是報喜不報憂,大家所見都是取得“素質服務獎”及ISO獎的民事服務機構,公眾實際面臨的民事服務卻依然是有彈沒贊的話,那是在自我蒙騙,亦浪費了納稅錢。

國內多少個民事服務機構應該得“掃把獎”,常常步上政府機構的人民心中最清楚。沒有掃把獎後就看誰要提早退休了,提供差勁的民事服務,不需負責任還可劃清界線,提早告老還鄉享清福,應該也算是大馬的一個特別獎項吧!

Bo......bo......leh!

25-11-2007

集會。敏感!

集會是敏感的,尤其是在馬來西亞保守又敏感的氣氛中。

電視屏幕上的台灣各種各樣,尤其是政治活動前夕的大集會多不勝數,無論是藍營或是綠營,互不相讓,集會過程中,吹笛聲此起彼落。說台灣人喜搞集會也好、政治意識高也罷,集會一場過一場,幾乎是一種自然正常的活動。

興都權益委會不了解大馬不是台灣,政治民情更是不能相提並論,搞起大集會,如今還派人遠赴國外求援,造成大馬天空下的集會,籠罩著敏感、挑戰當權者的意味。也難怪這個委員會被定位為極端組織。

大馬律師公會之前辦了一項游行,準備再辦一次集會游行之際,卻遇上興都權益委員會的集會在先,最終在當前敏感氛圍的考量下,宣告取消。

敏感的集會遇上敏感的大選前夕更是敏感。大馬的集會往往是不歡而散。五一三事件讓國人難以抹去心里的陰影;安華支持者當年湧上街頭,同樣是議論不斷。集會訴諸心聲的管道,在這里就是大逆不道。

夾著眾人之勢的集會移交備忘錄成功之例子並不是沒有,只是很少,更要看情況。至少巫統青年團副團長凱里曾在國際大會在大馬舉行期間,浩浩蕩蕩的在人潮中突破重圍交出了備忘錄,但也讓許多人,包括他的岳父大人,臉上無光。

巫青團心中有氣,眾人一輪浩浩蕩蕩的步行交上備忘錄最終心中不滿之氣似乎大減。但其他因敏感極端而無從渲泄心中不滿的游行集會,在渲泄無門下,只能走到國外,期望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

台灣這個小島,看似光怪陸離,卻是不怪不奇。眾人心中雖有很多的不滿,但一場又一場的集會、一場又一場游行之後,很多不滿的聲音減少了,氣依然有氣,但少了。

在台灣,如果游行了一場又一場還有氣,還可當著阿扁的面“嗆聲”,那股氣又減少了。這里沒有台灣的種種文化,你生氣就往肚里吞、氣吞多了就氣炸、失控,情緒、場面皆會讓人感覺不可思議。這樣的情況下,只能生悶氣的你,很可能被視為下一個極端分子。

11-1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