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8, 2006
大膽小女子
憑著《Gubra》榮獲第十九屆大馬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的莎莉花艾曼妮(Sharifah Armani)。領獎翌日成了《馬來西亞前鋒報》的封面新聞人物,這不是因為她奪獎,而是在上台領獎時說的那一句:“若我說馬來語,自己會顯得愚笨(I sound like stupid when I speak in Malay)。”
年僅20歲的小女子,還在文化、藝術及文物部長拿督斯里萊士雅丁面前說了一句:“若影片《Gubra》污染傳統的文化,那麼就多製作這些影片(If the film mencemar budaya, let's do it more)。”
報導莎莉花艾曼妮“失言”的新聞,同一版面也置放萊士雅丁對此憤憤難平的報導。
Gubra是焦慮、不安的意思。這部電影是馬來著名導演雅斯敏阿末的作品。她上一部電影《Sepet》亦在馬來社會中引起爭議,為此展開口諸筆伐者,不計其數。但雅斯敏的最新作品《Gubra》的情節,卻比《Sepet》更挑戰馬來社會的禁忌尺寸。
《Sepet》中的異族戀,演員對白的廣東話滲雜福建話加馬來話,再加插英文的方式,在捍衛國文地位者的眼里,簡直是不知所謂,更是對國家語文的不敬。諷刺的是,在一片聲討中,《Sepet》不僅脫圍而出,還頻頻奪獎,成為國內外影評爭相討論的電影。
雅斯敏阿末這次在《Gubra》要表達的東西比《Sepet》來得更為強烈,因而在《Gubra》未奪獎前,大馬廣播電視台就舉辦了一場論壇,題目定為:“Gubra和Sepet:馬來文化的污染者?”論壇參與者對電影發表他們的論點,有者毫不掩飾的表達了他們對電影情節的不滿,尤其是跨種族的電影內容情節,只有貶毫無讚。在大馬如此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度,竟然出現對一部多元種族元素電影如此激烈的批評,不少人難以理解。雅斯敏阿末及莎莉花艾曼妮肯定也備感壓力。莎莉花艾曼妮在領獎時,口出如此言語,想必具有一定程度的回應成分。
莎莉花艾曼妮回應的方式雖然不是很恰當。但在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度里,國營電視廣播電台竟播出一些不該出現的批判,在政府倡導國民統合的努力時,這是一大傷害。為何未有人提出責問?雅斯敏阿末及莎莉花艾曼妮是勇敢,更是大膽。她們走過了《Sepet》之路,可說已明知山有虎,卻選擇以《Gubra》起步,往虎山行。
她們這條藝術路走得並不孤獨,在批判聲中,肯定她們的努力和宏觀視野者亦不少,畢竟種族沙文主義的曲調,令人痛恨。在崎嶇難行的路上,《Sepet》及《Gubra》讓人看到我們的社會逐漸認同這種反映社會現實的本土電影,應再接再厲,制作更多類似的影片,也培養出更多的雅斯敏阿末及莎莉花艾曼妮。
18-8-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