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馬教育文憑(SPM)考試成績與往年有點不一樣!
今年的考試成績計算方式不一樣,最高等級乃A+的新等級制度;公佈成績的方式也不同。往年全國各地的優秀生都被請到首都吉隆坡自教育總監及教育部長手中接過獎狀及獎勵,這種做法今年也沒有了。
砂州古晉青草路國中的優秀生陳怡均憑著於2009年參加大馬教育文憑考試,以10科A+的卓越成績,榮登今年的全國10名最佳考生的榜首。無論是平面媒體或是電子媒體新聞,都突出這名高材生中的高材生。
這一次的考試成績公佈方式,乃是教育部中止公佈在公共考試中考獲最佳成績學生的做法後,恢復之前的公告做法。因為如此,也格外令人注目。當年,教育部基於在公告最傑出學生後,發生一些成績考得不如人意的考生,一時失落且失去理智並輕生的不幸事故後,決定不公佈最佳考生的做法。
配合國家關鍵成效領域的推行,教育部今年也首開先河根據2009年大馬教育文憑成績表現,為全國2千141間中學打分(學校平均等級,GPS)和分等級。那一間學校表現突出,又是那一間學校表現平平,績效一覽無遺。
從種種的不一樣看來,我國培育百年樹人的教育做法又將會有一些改變了。一些改變與調整或者還沒有宣佈出來,或者是實際的在做中求改。今年SPM的宣佈方式,可能是其中一個証明。
無論是怎樣的教改,家長們的期望應該都是“要把每一個學生帶好”,學生水平不會過於懸殊,縮減一般學校之間的差距。話雖如此,但在追求績效,人人要考好成績,個個學生在欲脫穎而出之際,名校、精英班等等的效應便會更突顯。
學生拼好成績、家長要好表現、學校追求績效;這麼一來,如全國國民型華文中學校長理事會主席彭運明所指的,華文科是一科難考獲A+的這種科目;相信未來肯定沒有多少學生要報考、家長也不會希望孩子去考個難考的華文科目。一種很可能會拉低學校整體成績,影響一間學校整體成績表現及校譽的科目,應該也不會受到校方鼓勵學生報考。
牽一髮動全身,最終的演變可能就會有如大馬華校校友會聯合會總會所言,大馬教育文憑考試華文難考A+,可能造成考生放棄報考華文,進而導致華文水準下降,影響華小華文師資來源,對華教的影響可能就相應的大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整及修改,未來華文的前途真可堪憂。如果教育部將在2011年起全面改革SPM華文考試的評估模式,其中包括增設試卷(三),以及取消選擇題,由簡答題取代的傳言成真的話,這項改革會否更進一步使到考生對選考華文打退堂鼓?
如果華文在考試中真的如此難摘個A+,作為一名考生的父母,您還會不會堅持要孩子報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