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06, 2007

Digg.com網

‧羅耀宗 2006/05/05
Digg.com有人說它是新聞網站、社會新聞網站,也有人稱它為篩選網站、科技新聞篩選服務網站、Web 2.0概念的網摘網站。簡單的說,它的創站目的,是由讀者當家作主,決定當天最重要的新聞是什麼,也就是請讀者來當新聞編輯老爺…
網路上的資訊太過龐雜紛亂,萬一錯過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尤其是工作上非常有幫助的文章,豈不叫人懊惱萬分?但是你有時間一一點按翻閱嗎?沒有?如果有人幫你篩選過濾,那該多好?可是這種人,比方說,新聞媒體的編輯等少數一群人,為你挑選的文章,正是你想看的嗎?不見得?那麼,還有別的方法嗎?
這一兩年,網路上興起運用「群體思維」這種強大的工具,解決上面所說的問題和滿足相關的需求。如果能有夠多的人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發性決定什麼是重要的,以及什麼不重要,一種共識很快就會產生。而且,網路使用者並不介意有人幫點小忙,建議他們去閱讀什麼資訊。社會書籤(Social bookmarking)和社會內容網站因此應運而生。這些網站依據眾多使用者的意見,決定什麼樣的文章或者哪些網站最值得造訪拜讀。 Digg.com就是這樣一個突然竄紅的網站。有人說它是新聞網站、社會新聞網站,也有人稱它為篩選網站、科技新聞篩選服務網站、Web 2.0概念的網摘網站。簡單的說,它的創站目的,是由讀者當家作主,決定當天最重要的新聞是什麼,也就是請讀者來當新聞編輯老爺。每一天,成千上萬的「新聞駭客」登入Digg,把他們從範圍廣泛的來源看到,覺得有意思或有價值的主流新聞報導、部落格的連結張貼出來,再打進簡短的摘要,說明為什麼他們喜歡某一則新聞。他們張貼的連結和說明,出現在「待頂新聞」(Digg for Stories)網頁的新聞連結庫。其他的「頂客」(Diggers),以及整個網際網路,都能看到那些報導的連結。(這裡把digg暫譯為「頂」,但 digg的意思,還有後面會提到的「發掘」。)
「頂客」看了別人推薦的新聞,如果覺得重要,可以按下「頂」(Digg)按鈕,給他們樂於共襄盛舉、一齊推薦的新聞,投下一票,並且發表評論。一則新聞報導被「頂」的票數愈多,愈有可能提升到Digg的首頁。換句話說,這座革命性的新聞網站,首頁的內容,取決於有多少人「頂」一則新聞報導而定。
由社群成員投票,根據民主機制產生的「頭條新聞」,就這樣出爐了。大眾的聲音因此被聽到。不過,你必須登錄為「頂客」,才能投票。登錄手續很簡單,不花一毛錢。不想「頂」新聞的「網路衝浪族」,也可以走馬看花,看看哪些新聞是Digg社群重視的,以及他們認為新聞「應該」長什麼樣子。
今(2006)年29歲的凱文‧羅斯(Kevin Rose),是在2004年秋天構思成立Digg。他在程式設計師歐文‧伯恩(Owen Byrne),以及數據中心公司Equinix創辦人傑伊‧艾德森(Jay Adelson;現在是Digg的執行長)兩個哥兒們的幫忙下,同年12月5日,Digg正式上線提供服務,開放給每一個人登錄。
網站取名「Digg」,是因為使用者可以在這裡,從已經上傳的新聞連結中,「發掘」(dig)好新聞,把它們推向首頁。但是為什麼要叫做「Digg」,而不稱為「Dig」?因為「dig.com」的網域名稱已經被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註冊走了。
網站成立後,頭幾個月,只有幾千名使用者。2005年11月,登錄使用者人數破十萬大關。但是,登錄使用者並不等於使用者總人數。2005年12月,羅斯接受Mad Penguin訪問時說:「今天,我們的使用者超過12萬,每天的有效造訪人數超過50萬,瀏覽量達500萬頁。」而公司員工只有區區十人。2006年2月,網站流量資訊供應公司Alexa,將Digg列為五百大網站之一。驚人的成長,使Digg.com成了近來被人談論最多的新創企業之一。
羅斯表示,他創設Digg,只花現金1,000美元。起初的頁面設計,並沒有包括廣告。但是隨著Digg日益走紅,頁面加進了Google AdSense,帶進足夠的收入,並且獲有利潤,能夠暫時維持網站的運轉。
可是到了2005年10月,Digg需要更多的資金和人力,以因應支援上的需求和增添更多的功能,追求繼續成長。於是Digg從eBay的共同創辦人皮耶‧歐米迪亞(Pierre Omidyar)主持的歐米迪亞網路(Omidyar Network)、網景(Netscape)的共同創辦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以及創業投資公司葛雷洛克合夥(Greylock Partners)等一些知名的投資人那邊,募得280萬美元的創投資金。 Business 2.0雜誌說,羅斯設立Digg的原始構想,是將全部的控制權交給社群,試著改進新聞媒體,而不是另起爐灶。但是Digg所做的事情和發展軌跡,正有另立山頭之勢。